本文目录
公子目夷,他其实是宋桓公的庶长子,宋襄公的庶兄,由于是庶子,没有得到国君继承权,但其才能远超宋襄公。他辅佐宋襄公处理朝政大事,宋国由此安定太平。
当宋襄公在诸侯盟会上被楚国抓住挟持后,目夷为了打消楚国用宋襄公做人质的企图,自己当上国君替襄公主政,随后设计救出了宋襄公,将国君之位还给襄公,可见其积极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高风亮节的品质。
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,但目夷在孩童时期就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。
春秋时期,在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,他们叫鲍叔牙和管仲。鲍叔牙家里很富裕,而管仲家里很穷。于是鲍叔牙经常接济管仲,给他好吃的东西。而管仲也回报鲍叔牙一些东西。两个人还经常在一起学习切磋学问,友谊胜过了亲兄弟。
后来,鲍叔牙和管仲各自辅佐了齐国的两位王子,鲍叔牙辅佐的叫公子小白,而管仲辅佐的叫公子纠。公子纠为了跟弟弟小白争夺王位,就向管仲询问怎么除掉公子小白的计策。管仲带领人马,去追杀公子小白,并对公子小白射了一箭!公子小白大叫一声,口吐鲜血倒下了,管仲以为小白死了,就回去禀报公子纠。于是,公子纠一行人就放心地慢慢赶路回国。岂料小白并没有死,管仲的箭只是射中了他的衣带钩,小白集中生智,咬破舌头装死骗过了管仲,然后比他哥哥先回到了齐国,得到了王位,并杀死了哥哥公子纠。公子小白得到王位后,史称“齐桓公”。
齐桓公为了国家强大,想让自己的老师鲍叔牙担任相国,可是鲍叔牙却说,管仲的才能比自己还要强十倍,并劝齐桓公放下对管仲的仇恨,启用管仲。齐恒公照做了。在交谈中,齐桓公发现,管仲对于国家治理很有才能,他们越谈兴致越高,竟然说了三天三夜。后来,齐桓公就任命管仲为相国。
“甘居人下,心怀天下”。
于《春秋》中深思,鲍叔面对曾作为自己对立面的敌人,毫无怀恨、排挤之心,反而向齐桓公反复推荐管仲,自己甘居其下,这体现了鲍叔慧眼识才的智慧,更体现了他甘居人下的雅量,与心怀天下的格局。
为了帮助公子纠得到王位,管仲带兵堵截公子小白,并暗中放箭,公子小白假装死去,才得以回到齐国。
公子小白继位后,被称为齐桓公,他想让鲍叔牙担任相邦,但鲍叔牙却推荐管仲。 并说明原由,齐桓公同意,并让鲍叔牙去请管仲。
鲍叔牙找到管仲以后,说明了齐桓公的诚意,管仲就答应回齐国做相邦。在管仲的改革下,齐国在政治、军事等各方面都强大起来,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。
管仲一开始辅佐的人是公子纠,后来公子纠死了,管仲被囚禁起来。当时他他的朋友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,后小白继任成为齐桓公,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。
本文由86886游戏教育网于2023-10-21发表在86886游戏教育网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shushan.86886.wang/moyu/775.html